关于搜索列表高亮关键词的再思考
2019年04月26日 09:53:26
2441
### 前言 移动端的搜索交互是门大学问,而在搜索过程中,输入搜索关键词时,在搜索结果中高亮显示关键词则能够有效的帮助用户进行信息检索。 高亮的显示方式也有多种,通常情况下,会对关键词进行高亮,或者对关键词进行弱化处理,高亮联想词部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呢? 想探究这两种不同的高亮关键词处理方式,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用户搜索时的搜索目标明确与否,简单来说,即是: - 用户带有明确的搜索目标进行搜索 - 用户的搜索目标并不明确,需要进行模糊匹配 来看两种实例: ### 分析 **一、目标不明确** 目标不明确的搜索多用于电商行业,用户搜索某一关键词时,比如"眼霜",应用需要联想出与眼霜相关的品牌、商品标题、扩展产品、产地、用途等各种维度的搜索联想,应用不知道用户想要搜索的是"雅斯兰黛眼霜",还是"眼霜按摩棒",所以这个时候,用户的搜索目标是模糊的,因此需要对搜索关键词进行弱化处理,等同于弱化干扰项,而此时的"雅斯兰黛"和"按摩棒"才是信息检索中的重要部分,进行联想词高亮就显得很友好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这类平台的搜索共同性就是用户处于浏览相关信息的状态居多,弱化关键词,突出联想词,从而达到高效的信息检索目的。
**二、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的搜索多用于聚合功能型应用,比如微信,支付宝等,由于应用内部集成了众多功能,所以会导致用户想要搜索的信息不易查找,或搜索出的信息种类繁多。 情景模拟一下:当用户想要在微信中搜索某个群聊下的某段与关键词"小程序"有关的聊天记录时,用户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此时的用户搜索习惯就是:"输入小程序"-"点击搜索"-"查看群聊板块"-"查看群聊标题"-"浏览某联系人的聊天记录"-"点击目标"。 分析一下,用户在这整个搜索流程中,过程其实是很复杂的,但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就是:剥洋葱式的一层层的深入搜索目标,且需要用户在众多信息中过滤掉众多干扰项,功能、小程序、公众号等信息都是干扰项。 那么如何保证用户在这整个复杂的充满干扰的搜索流程中不失去视觉焦点呢? 高亮关键词!保证用户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有焦点可寻,通过过滤干扰项,锁定焦点,匹配联想信息,从而找到目标。
### 总结 好用的搜索不仅要致力于解决信息的匹配准确度上,还要解决如何让搜索过程更加高效。根据应用的属性不同来决定使用哪种搜索模式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要知道,在一群戴五颜六色帽子的人中寻找一位戴黄色帽子的特定人与在一群戴了黄色帽子的人中寻找一位戴黄色帽子的特定人的区别